为什么要推进以新能源价格市场化为重点的电网
栏目:专题报道 发布时间:2025-10-10 10:13
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(京ICP040090) 为什么要推进以新能源价格市场化为重点的电网电价改革? 十月 10, 2025 07: 单纯克服“短期困难”,能否优先考虑“长远实力”(读者提问,共同关心)今年以来,一些地区建立了以电网新能源价格市场化为重点的改革,让新能源电力走向“温室”、走向市场。这个政策看似很难实施,为什么还要出台呢? ——《每日网友》 该网友提到的改革源于今年年初发布的《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。重点是“推动新能源并网全面进入不少专家认为,这一政策“短时难,长远强”。“短期难”是一个表象,对于新一代能源来说,这意味着“旱涝保产”阶段已经过去,市场的最终结局就是生存。“短期之苦”体现的是“深度之苦”,是矛盾的积累。 新能源的形成是在去年。近年来,我国持续推进绿色转型,风电装机容量、光伏发电实力超过火电。 “成长的烦恼”开始:制造部分出现一段时期产能供大于求,亏损扩大;在应用方面,与用电的矛盾更加突出。也就是说,新一代能源不再是能源一个“襁褓中的婴儿”,却成长为一个“少年”,需要“换大衣服”。这个“大件衣服”是更科学、更合理、更利于长远发展的制度设计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该政策充分考虑“短期困难”,创新性地建立了“多退少涨”的可持续价格制定机制,帮助企业顺利出招。从长远来看,这一通知将倒逼新一代能源发电从规模扩大转向质量提升,从过去的“多发电”转向“智能发电”、“好发电”。整个竞争的到来将激励企业通过寻找新的消费渠道、灵活的储能等措施来提高竞争力。它还将促进电力的有效供应整合电力资源,从而达到“持久强大”的效果。不仅是致力于上网电价市场化价格的改革,而且近年来出台的诸多规则都“短期难,长远强”。 “短期困难”是普遍存在的。规则是基于问题的。改革进入深水区,规则要“重”、“重”,必然要处理更深层次的矛盾,面临更棘手的问题。难易程度取决于利益的调整。例如,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涉及医院、制药企业、医生、患者等多种群体。再比如房地产开发新模式的构建,涉及到地方政府、房地产公司、银行等众多生物。贫困在于资源的配置。教育、医疗、成人护理等公共资源总量有限。如何优化分配、促进公平、培育“最大公约数”是一次考验。贫穷取决于差异——目标不同。出台规则是为了发展经济、保护生态、改善民生。在继续之前必须考虑多种因素。 “短期痛苦”也是相对的。期望一项政策能“立竿见影”是不现实的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、逐渐地,它会“从长远来看更加有力”。比如新能源汽车。续航里程短、产品体验差……十多年前,当政府部门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时,很多人都对行业的未来感到担忧。过去10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实现“提速”,成功领跑世界。再比如“长江十年禁渔”,一方面“我们一起”“懂好保护”,另一方面要立好工作、强化安全。禁渔五年来,母亲河得以恢复,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,14.5万名退役渔民转产上岗。试想,如果当年我们因为种种困难而不愿,今天怎么可能没有碧波荡漾,没有细江豚逐浪呢?中国人看看 总体形势和长远。外行为了“持久力量”,既要有历史耐心,又要有历史主动性。这是正确的时间观和发展观。雄安新区,千年规划,一砖一瓦,正变得更加“惊艳——惊艳”; “双碳”变革不断延续,攻坚克难,美好中国图景加速推进……以长远眼光和行动,发展问题终将得到解决 就这样单独居住。不要害怕困难,不要犹豫,看到正确的事情就去做。正直诚恳,长期努力,最终取得成功。 (编辑:单小兵)
服务热线
400-123-4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