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14日结束
栏目:专题报道 发布时间:2025-10-14 09:52
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(京ICP040090) 1.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14日结束 2025年10月14日 07:26 来源:经济资讯销售-晴天记者 魏夏一 根据财政部日前公布的2025年第四季度国债发行修复情况,最终一批400亿元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于10月14日发行。至此,1.3万亿元超长期在波诺。截至三季度末,我国累计发行年度超长期特别国债1.23万亿元。 10月10日,300亿元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完毕。相比今年4月份公布的发布计划,最新的第四季度发布计划财政部公布的ASE计划有所调整。原定于10月10日修改的最后一批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修改为两期修改分支,期限分别为50年和20年。 “此次期限的调整体现了财政部在债务管理上的灵活性和前瞻性。50年期债券满足长期投资者配置和长期回报的要求;20年期债券具有同等流动性和盈利能力,更受银行、基金等机构青睐。”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李旭红表示,期限差异有利于改善收益率曲线结构,丰富市场定价基准,增强国债市场的深度和稳定性。同时,财政融资的灵活性和维持性有所提高,那就是优化债务期限结构。聚焦在支持“两大”工程和“两新”工程建设的同时,超长期特别国债保持财政支出强劲。根据预算确定,1.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中,8000亿元用于加大支持“两大”工程建设,5000亿元用于扩大“两新”政策实施。 “近两年,我国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呈现出规模稳定扩张、结构不断优化、运用更加精准的特点。”从支持重点看,资金主要投向现代科技、基础设施、生态环境保护、人民经济安全等领域,充分体现了检察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布局。李旭红说道。从发布的情况判断据国家发展改革委透露的情况,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近日发布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专项国债,用于支持地方消费贸易。全年3000亿元中央资金已全部释放。此外,还公布了8000亿元“双重”建设项目清单,发放了1880亿元支持装备升级的投资补助资金。今年以来,财政部超长期专项债券资金有力支持了“两大”工程和“两新”工程建设。其中,据国家发改委透露,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设备更新投资补助资金支持项目约8400个,拉动总投资超过1万亿; 1-8月,全国累计申请消费品交易补贴3.3亿人,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突破2万亿元。一步一个脚印,如何继续管理超长期特别国债,更好地利用资金效率?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,项目筛选要与资金使用结合起来,优先选择能够尽快产生实物工作量、拉动民间投资和消费、促进经济内生动力增强的领域。李旭红还强调,考核“两新”政策实施成效,要重点关注投资拉动效应、设备更新率、能源效率、消费增长等指标,同时综合考虑就业创造、皮斯卡尔就业、社会服务等。通过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和量评估,可以及时了解保单交付链的运行状况。根据评价结果动态优化投资方向,加大对成效显着领域的投资,对边际效益较低的项目及时调整,实现财力最优化,确保超长期国债能够实现“投资精准、见效快、见效快、见效快、见效快、见效快、见效快”的方针。 超长期政府专项债券从两个方面入手。一是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,让资金精准流向现代科技、基础设施、项目群众资金等重点领域,项目见实效。二是推动政策协调,加强统筹金融、金融和产业政策,形成支持实体经济的合力。李旭红说道。 (编辑:孙丹)
服务热线
400-123-4567